首先谢谢邀请,在回答问题之前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这里需要提一下,那就是在问题的详细解释当中,有一个关于建都史的时长出现了重合,应该说建都史5000年这个时间是比较靠谱的。
洛阳这个城市呢,早在几十万年前旧石器时期就已已经有先民在繁衍了,而且,在黄河中游两岸的很多台地上分布着许多的氏族部落。
关于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洛阳一带所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证明了这一点。
洛阳被选作为都城应该是从夏朝开始,大禹被公认为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在位的时候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划分九州,他把洛阳这个地方的划分到了古豫州的地区范围之内。
而且呢,当时洛阳这个地方的并不是叫做洛阳而被称作为河洛,就是夏王朝立国以及活动的最中心的区域。
在大禹之后的君主太康、仲康以及夏桀呢,都曾经以斟鄩为都城,而斟鄩这个地方正好就在洛阳地区的范围之内。
夏朝之后便是殷商和西周,众所周知,殷商也是在这个洛阳地区一个叫做西亳的地方建立了都城,然后又到了朝歌。
而西周的话,确切来讲,起初并没有将都城设在洛阳,不过,洛阳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当时被称作洛邑。
而到了周平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东迁到了洛邑,这也是为什么周平王之后周朝便被称为“东周”。
等到了战国时期结束之后,秦朝在洛阳地区设置了一个郡叫做“三川郡”,当时仍然是以“洛阳地区”为中心的, 那也就是说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
等到了两汉时期,首先是西汉时期,起初刘邦曾经选定洛阳为都成,只不过呢,等到它真正的打败了项羽,一统天下之后,又把都城了设在了长安,同时呢也把三川郡改为了河南郡,洛阳则仍然是河南郡首府所在地。
在两汉时期真正把洛阳定为都城的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与此同时,长安其实也是东汉的都城,所以,东汉时期是采取“双都城”制的。
等到了东汉之后的三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的政权,都把洛阳定为了都城,比如说三国时期的曹魏、南北朝时期的西晋以及北魏等都把洛阳定为了都城。
那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朝代结束之后就到了隋朝,隋朝在隋文帝在位时期,是把洛阳设置为东京尚书省,而并未设为都城,隋朝的都城在长安,等到了隋炀帝登基之后呢,他就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隋朝被为唐代所取代之后,在唐高祖李渊以及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长安自始至终都是唐朝的都城,从唐高宗李治之后呢,便同时以洛阳为都城,并称之为“东都”。
唐高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举动,主要是与她最心爱的女人也是后来登基称帝的武媚娘有关。
而等到武媚娘真的登上皇位之后呢,就把这个洛阳“东都”的称谓改为了“神都”,而且,洛阳也成为了当时“武周政权”唯一的都城。
等到唐朝之后,在大一统的朝代当中就只有在宋代和金代这两个历史时期,洛阳还曾被设为都城,宋朝时期是以洛阳为“西京”,金代则是以洛阳为“中京”。
从元代开始,洛阳便再也没有被选作都城,自然也就不具备都城的职能了,此后,洛阳便基本一直都是作为“河南府”的“首府”而存在,就现在的这个行政区划来讲,就跟我们现在的“省会”是一样的。
说到这里,就可以来总结一下了,问题当中所说的,洛阳是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这个说法的确是比较靠谱的,毕竟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夏朝时期首次出现了“国家”这种新的政权组织形式。
而如果要说到他是经历朝代最多的一个城市,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在我们国内还有着很多其他积淀着非常深厚历史的城市,比如南京、西安、杭州等等,如果真的在这个方面排一个座次的话,那就得我们把这些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背景的城市的全都做一个调查之后,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来。
好啦,这个问题就跟列位聊到这里,欢迎列位关注我的头条号“冒牌东方朔”。